18岁的全红婵站在暨南大学校门口,穿着简单的T恤牛仔裤,面对镜头笑得有些拘谨。
这个在跳台上叱咤风云的奥运冠军,此刻就像个普通的大一新生。
可谁能想到,就这么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开学场景,竟然在网上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全红婵胖了?""这身材还能跳水吗?"网友们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拿着放大镜对着央视新闻里的画面指指点点。有人甚至把两年前的照片翻出来对比,一本正经地分析她"胖了几斤"。这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研究什么重大科学课题。
其实这事儿说来挺有意思。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姑娘,体重有点变化再正常不过。可偏偏她是全红婵,是那个14岁就拿下奥运金牌的"天才少女"。在很多人眼里,她就该永远保持那个瘦瘦小小的模样,最好连呼吸都控制在每分钟18次。
这种想法简直离谱。运动员也是人,不是机器人。全红婵现在18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跳水队教练早就说过,这个阶段的运动员体重波动很正常,需要科学控制。可网友们不管这些,他们只认一个理儿:奥运冠军就得永远完美。
这种"造神"的毛病,咱们中国人特别容易犯。当年刘翔退赛被骂得多惨,现在想想都觉得心寒。全红婵去年因为伤病退赛,网上立刻冒出一堆"专家",信誓旦旦地说她"江郎才尽"。这些人怕是连三米板都没站上去过,点评起来倒是一个比一个在行。
更夸张的是那些狂热的粉丝。去年在澳门比赛,全红婵去个洗手间,硬是被上百号人围堵。小姑娘哪见过这阵仗,当场就吓哭了。这哪是追星啊,简直是"追命"。要我说,这些人的行为跟那些追着明星跑的私生饭没啥两样,都是病得不轻。
全红婵的家人也没少遭罪。她哥哥发个合照,被骂"蹭热度";她爸爸开个小店,被说"消费女儿"。这些人管得也太宽了,人家自家人怎么相处,关外人什么事?这种指手画脚的毛病,真该改改了。
其实仔细想想,全红婵这一路走来挺不容易的。7岁开始练跳水,每天要重复几百次动作。水花压得不好,就得一直练到合格为止。有次训练时摔在水面上,胸口疼得喘不过气,可她硬是咬着牙坚持下来了。这些苦,那些在网上指指点点的人吃过吗?
现在她选择去上大学,有些人又坐不住了。"不好好训练上什么学""这是要退役了吗"......管得着吗?运动员也是人,除了训练比赛,也该有自己的生活。再说了,读书学习对运动生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邓亚萍不也是边打球边读书吗?
中国体育圈有个怪现象:总喜欢把运动员捧上天,然后又巴不得他们摔得惨。全红婵拿冠军时,人人夸她是"天才";现在遇到点正常的成长烦恼,就有人说三道四。这种"造神又毁神"的游戏,什么时候才能停一停?
看看国外那些优秀运动员,像美国的菲尔普斯、日本的羽生结弦,人家也有状态起伏的时候,可粉丝们大多能理性看待。怎么到了咱们这儿,就非得要求运动员永远完美?这种心态,说到底是把运动员当成了满足虚荣心的工具,而不是活生生的人。
全红婵现在面临的压力,普通人根本想象不到。一边要应对身体发育带来的技术调整,一边要适应大学生活,还得顶着全国人民的期待。这种压力搁谁身上都够呛,更别说一个刚成年的小姑娘了。
其实大家换个角度想想,要是自己家孩子像全红婵这么优秀,谁不希望她能过得轻松点?训练比赛已经很辛苦了,生活中就让她做个普通女孩不行吗?非要天天盯着人家的体重变化,这不是闲得慌吗?
体育精神本该是积极向上的,可现在有些人把它搞变味了。赢了就捧上天,输了就踩到底,这种极端的态度,对运动员的伤害比失败本身还大。全红婵才18岁,她的运动生涯还长着呢,大家多点耐心等待不好吗?
说到底,全红婵就是个普通姑娘,只不过恰好跳水特别厉害而已。她也会长胖,也会紧张,也会想家,这些都很正常。非要她时时刻刻都保持"完美人设",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那些整天对全红婵品头论足的人,建议先把自家日子过明白。人家能在奥运会上拿金牌,你在键盘上敲几个字就能当教练了?这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真该收一收了。
中国跳水队向来人才辈出,从高敏到郭晶晶,从吴敏霞到陈若琳,哪个不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全红婵现在经历的一切,都是优秀运动员成长的必经之路。与其瞎操心,不如多给她点时间和空间。
看着全红婵在大学校园里略显拘谨的样子,突然觉得挺心疼的。这个年纪的女孩,本该无忧无虑地享受青春,可她得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连体重变化都要被人指指点点。这种压力,换谁受得了?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全红婵比谁都更想跳好。那些质疑她"不努力"的人,怕是没见过她训练时拼命的样子。这种毫无根据的指责,除了给人添堵,没有任何意义。
中国体育需要的是理性的支持者,而不是狂热的"造神者"。全红婵的未来还很长,她需要的是理解和鼓励,而不是无休止的挑剔和质疑。毕竟,谁也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的。
本文就是想把社会正气给宣扬起来,压根没有要去侵犯版权或者肖像权的想法哈。要是真有侵权的情况,就赶紧联系我们,一起商量着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