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和柬埔寨的边境枪声,已经持续了48小时。子弹还没停,外交场上的话已经有了效果。尤其是中国说的话,正一步步渗透进泰柬的决策中。接下来几天,双方走到桌前,还是继续比拼,局面正在到达关键点。
战场上,泰国和柬埔寨的军队都没有收手。前线的士兵继续在密林间穿梭。炮声、警告、零星的交火,谁都不肯率先撤退。表面上,国际社会的外交呼吁在升温,可实地局势,远比表面来的复杂。
其实,双方的底牌并不对等。泰国的军队,无论规模还是装备层面,都远强过柬埔寨。坦克、火炮、甚至空中支援,数字上都是柬方望尘莫及。柬埔寨靠的,就是边境那些起伏的山丘和茂密丛林,能拖则拖,能守就守。这给了泰国更多主动权和底气。
可问题不是谁能打,而是谁敢先让。在这场冲突的政治账单里,柬埔寨其实更被动。大家都记得,之前洪森还“背刺”过老友他信,这一刀扎得不浅。结果直接捅破泰国那点脆弱的政治平衡,他信家族在国内的压力一下被点燃。
现在,泰国为泰党,军方,以及各大主要政治派系,都盯着这场边境冲突。民族主义在泰国被推上风口,越硬越受欢迎,停火就成了软弱的代名词。眼下,谁都不肯主动松口,大家都在相互比拼谁看上去更强硬。
所以,泰国在刚开打那会儿,真的是硬气到家。他信对外交手,口头上感谢国际调解,但转头就要“让军方履行职责,给洪森一个教训。”外交部门立马跟进,不仅拒绝第三国调解,还直接抛出条件,只有柬埔寨先停止进攻,才考虑和谈。
可转折很快出现。随着联合国安理会闭门开会,中方外长在北京和东盟秘书长会面,泰国口风松动了。他们表态不再拒绝第三方调解,原则上同意东盟的停火方案。不过,嘴上留条缝:是否停火还得看“实地条件”,就差没说现在还不想收兵。
当然,压力不仅来自中国,整个国际舆论和联合国都在推动斡旋。但谁让泰国现在觉得自己占便宜?如果马上撤兵,不仅政坛要被国内质疑,还可能被认为前功尽弃。
反过来看柬埔寨,表面上更积极。安理会会议后,柬埔寨驻联合国代表提要求:立即无条件停火,和平解决争端听起来很美。但柬埔寨国内,民族情绪已经煮沸。洪森家族也赌不起,如果主动让步,回国就是政治自杀。
所以,柬军现在反而继续发动进攻。在边境西段的达叻府,甚至趁乱开了新战线。传来的战报是,柬军还试图多次夺取关键高地。很直接,就是想在战场上拿到筹码,到时候再换取桌面上的主动权。
这就变成了连环套。两边嘴上都喊着和平,脚底下却踩着油门。真正想要停火,谁都要等对方先眨眼。
实际情况却不是每个国家都真有本钱耗下去。最新报道,泰国海军都开始插手,海军陆战队直接上场,对达叻府方向攻入的柬军发动反击。只要泰国再进一步,比如让舰队出现在西哈努克港外,直接威胁柬埔寨海上生命线,那边就快顶不住。
不过,如果泰国真这么做,不排除引爆更大的国际反应,得掂量掂量有没有这个胆量。
拖下去,对柬埔寨是拖不起,对泰国也是伤筋动骨。三天时间里,泰军伤亡已达6人,十多名平民死亡,还不算上更多的伤员和被迫逃亡的十几万人。柬埔寨没公布伤亡,但光塔门通寺附近,泰军就说对方损失超过100人。看看,这么打下去,两国经济和民生都要崩。
最重要的是,这两家国力,都不是俄乌那种能撑年把的大户。弹药、装备、安置难民,国库不是无底洞。谁先扛不住,谁就得低头。
越到这个节骨眼,国际社会的斡旋越显得关键。大国的压力,东盟的协调,中国外长的一番话,都在推着泰柬往停火桌上赶。泰国已经放话,原则上同意第三方调解和停火方案,这话说出来,就是留了转身余地。
我估计,随着边境局势继续摩擦,最终逼得先服软的,多半还是柬埔寨。自己的武器、兵力都吃亏,家底又没有泰国厚实,丛林再隐蔽也藏不住炮火。
不过,这场冲突注定比不了俄乌那种大规模战争。对两边来说,耗不起,赌不起,再闹也难以拖成绵延数年的泥潭。现在的大环境,谁也不敢冒险突破红线。
所以,看看接下来一周,两国要么实在扛不住主动停火,要么被大国、中立国的斡旋卷着去谈判桌。局势走到这步,结果只能说是输得起的少,退一步的多。摩擦还会有,牌也还在打,但谁都知道,这牌桌已经不由自己一家做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