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看来蹦跶不了多久。谁能想到第一个真的动手,对以色列下手的,竟然是爱尔兰。说是小人物,绝不夸张。平时提这国家,大多人想的全是绿草地、三叶草,还有那点哀怨民谣,真不觉得它能在国际舞台这么猛一下。放到过去,欧洲有啥大事都轮不到他们出头。谁知道这回,爱尔兰真就成了第一个制裁以色列的。
这事要是放一年前,说出来都没人信——本来以为第一个忍不住的最多也就是阿拉伯国家,再不济也是西班牙、比利时这些一直嚷嚷人权的小国人口头炮仗。没想到以色列这一波,先是伊朗全国掀起反间谍风暴,直接抓了大几百号“内鬼”,俩美国人也栽了进去,伊朗安全部门翻天找人。然后以色列扯着嗓子,把黑锅甩中国头上,说中国帮伊朗重建导弹,这操作真是一波还没平一波又起。大伙眼睛都盯着中东这锅粥,谁会想到老远的爱尔兰忽然就掏出贸易禁令,一纸文件直接怼脸,动静还真不小。
抓间谍的新闻一出,伊朗自己都说全国风声鹤唳,查无人机、查爆炸物、查拍照的,老百姓都已经有点儿麻了,安全部门火力全开。以色列出招也没等太久,记者会现场直接怼中国,说白了就是想“打蛇打七寸”,谁都明白怎么回事,不光是要把伊朗复活这事归结为中国,还要借机拉美国下场,给自己增加点筹码。对外甩锅,对内动员,两手抓,配合老美“遏制中国崛起”那套逻辑,属于信手拈来,想什么是什么。美国本来就对谁卖高科技敏感着呢,现在以色列一开口,西方那点舆论资源就有地方下力气。但中国也不是吃素的,遇到这种“莫名其妙的罪名”,直接爱理不理,连个水花都不浪费。
正当这些大国角力,你死我活的时候,偏偏一个欧洲小国,挺身而出。爱尔兰国会,不疾不徐直接拿出立法草案,要禁止进口以色列非法定居点的商品。不光是进口商品,还得更彻底,啥叫金融、保险、技术咨询通通都在封杀之列。不难看出来,爱尔兰玩的是硬招,绝不是吓唬人。
对以色列来说,爱尔兰的经济制裁就像不疼不痒的蚊子包,但问题在于,它开的不是经济损失的口子,是一个风向和规则的缺口。以前欧洲国家哪怕嘴上怎么骂,以色列最忌惮的就是真刀真枪的国家制裁。谁冲第一个?一直没人敢站出来。爱尔兰没啥顾虑,自家经济依赖不到以色列,美国的金融公司一多,欧洲市场门槛又低,爱尔兰反而觉得自己是最“不怕报复”的小国,干脆第一个跳进来。
俩国家平时没多少贸易来往,这里搞个几十亿,那边进点农业品,爱尔兰知道这笔买卖其实无关痛痒,打得更是一种名气和态度。以色列一看这架势,外交部都快气歪鼻子,发声明抗议爱尔兰严重干预本国事务。不见得有啥用,反正欧盟有人已经默默点赞。德国、法国这些大哥级别不表态,爱尔兰也完全不怕,反而更容易“出圈”。
细看历史。爱尔兰怼以色列,不是第一天的事,从2009年加沙大规模封锁那次起,欧盟里就属他们立场最鲜明。其他国家还摸石头过河,爱尔兰当时直接宣布对以色列的政策是“集体惩罚”,先表态,后行动。这些年巴以局势反复,欧洲谁最敢站队?答案还是爱尔兰。2018年主动要立法禁止以色列定居点产品,虽然立法没一次过,但每次举手投票他们都第一个。支持国际法院起诉以色列时,爱尔兰又嗷嗷叫,动作不比南非慢多少。
其实很多人也明白,真想在欧盟范围内把以色列的定居点商品封杀掉,难度太大。就算法案成了,欧盟只要有一个国家不同意,整体规则就会掣肘,但爱尔兰这下先挑头,直接起了带头作用,像西班牙、比利时就已经有人开始盯着看,蠢蠢欲动。爱尔兰这一招,如果成功,很有可能让这些平时只会“纸上谈兵”的小国都来试水,把定居点经济这个缺口越撕越大。
欧盟各国态度,微妙得很。老大德国、法国喜欢看戏,有点保守,担心太早亮牌惹祸上身,中立国家担心后续报复,但欧盟本身那套政策其实松动得厉害,不像美国只认一个死理,欧洲现在更愿意争取弹性利益。爱尔兰就是典型,自己经济靠大公司,国际存在感靠“政治正确”,不怕得罪以色列,更不怕被美国声讨,因为美国隔着一大西洋,对欧洲制裁其实没什么用。
对比历史上的“制裁运动”,不少学者都说,这种小国起头冲击规则的动作,经常带来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像过去南非反种族隔离,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远离中心”的小国一动作,国际舆论很快就被带节奏,后来欧美大国迫于压力才跟进。现在以色列在眼下局势变乱、自身盟友“心不齐”的情景下,遇上爱尔兰这个“失控变量”,等同于大棋盘里被蚂蚁啃了个角,虽然不至于立马崩盘,但防线也出现了漏洞。
有人还说,爱尔兰就是想争取欧盟内部的领导力。其实真没那么多小九九,主要还是历史包袱和民族感情,一方面看不惯以色列的定居点政策,二来也是想证明自己有独立判断和底线。就凭这一点,欧洲越来越多的小国家已经在观望,都在琢磨能不能跟着蹭一波道义红利。
现在伊朗盯着以色列的内应全面肃清,内部安全动作一波接一波,外部的以色列,已经跟美国沟通好口径,舆论攻击全力对准东亚;爱尔兰默默出击,开了欧盟“打破沉默”的口子,西班牙、比利时随时有机会下场。
整个国际舆论环境一点都不再像过去那样“一边倒”,哪怕美国和以色列正忙着到处甩锅,想办法制造外部压力,欧洲内部至少已经有一群愿意自己动手的小国了。只要突破了道义和政策的第一道堤坝,这种效应就有可能“发酵”。
以色列过去最大的依仗其实不是武器,不是金钱,而是在全球范围内拉拢来的那套“大盟友”体系。一旦这套东西裂开口子,再怎么补救,都补不回原本的“铁板一块”。
现在全球局势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极复杂,大国之间明争暗斗,小国之间试探底线,明枪暗箭都摆到台面上了。中东这张棋盘,翻了再翻,谁都不敢打包票下一步怎么走。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像爱尔兰这样的小国主动敲钟、拔旗杆,摆出来的姿态会让更多国家染指进来。打响第一枪没什么了不起,把别人吆喝下场才是真本事。
爱尔兰这一次,确实挑动了全世界的神经。以色列背靠着大国,伊朗在后面盘算,欧洲找机会自保,谁都不甘心当配角。全世界都不是局外人,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变成潮水。看现在局面的演变,不是谁家能躲干净,该来的迟早要来。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