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美国又整出个大新闻——特朗普政府放风要花150亿美元,从俄罗斯手里买下位于白令海峡的科曼多尔群岛。理由很“直白”:防止中国潜艇借北极航道“威胁美国安全”。俄罗斯那边反应极快,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直接回怼:“卖国土?这是犯罪!”。
这事儿说起来挺魔幻。科曼多尔群岛面积不到20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到5000人,但地理位置确实敏感:离美国阿拉斯加就300多公里,控制着进出北冰洋的咽喉要道。美国盯上这儿,无非是想监控中俄在北极的军事动向,尤其是中国核潜艇的行踪。更讽刺的是,美国陆军中校弗里茨还搬出历史案例——1867年美国花720万美元从沙俄手里买下阿拉斯加,如今这里成了能源宝库。特朗普似乎想复制“发家史”,但俄罗斯这次态度异常强硬:宪法明文规定领土不可出让,民众也骂这是“卖国贼”行为。
说白了,美国这套剧本演了几十年,但21世纪的大国博弈早就不吃这套了。
第一,美国把“中国威胁”当万能借口,连北极都不放过。从炒作“中国潜艇威胁”到拉拢盟友在南海搞事,美国总能把正常的大国合作歪曲成“扩张”。这次买岛计划更是漏洞百出:科曼多尔群岛冰封期长达5个月,建军事基地成本比阿拉斯加高三倍,150亿美元砸进去可能连个水花都看不见。更可笑的是,美国一边污蔑中国“破坏规则”,自己却想用19世纪的强盗逻辑抢地盘。当年沙俄卖阿拉斯加是财政危机下的无奈之举,如今俄罗斯GDP虽不如美国,但能源储备和北极战略地位早不可同日而语,怎么可能重蹈覆辙?
第二,北极不是美国的后花园,中俄合作早筑起防线。
看看中俄近年动作:能源管道直通北极、联合军演震慑宵小、破冰船舰队横扫北冰洋。2024年,中俄“海上联合”演习首次深入白令海,针对性有多强不言而喻。美国派军舰来监视?俄军直接在鄂霍次克海搞反潜演练,解放军北海舰队也现身宗谷海峡,摆明了告诉对方:想动歪脑筋?先问问我们的反舰导弹答不答应!
第三,特朗普的“购岛癖”暴露美国战略焦虑。从扬言买格陵兰岛到想吞并加拿大,特朗普的“领土收集癖”本质是对美国霸权衰落的恐慌。北极航道一旦通航,中国与欧洲的贸易时间将缩短40%,直接冲击美国主导的海上霸权。更扎心的是,美国连自家后院都守不住——拉美国家纷纷“左转”,加拿大对华贸易额暴涨,连日本都开始和中国签货币互换协议。这时候买个破岛就能遏制中国?怕是连自家国债利息都付不起。
第四,国际规则早不是丛林法则。
美国总爱标榜“自由航行”,却对中俄在自家门口的正常活动指手画脚。但别忘了,《联合国宪章》白纸黑字写着主权不容侵犯,俄罗斯宪法更规定领土变更必须全民公投。150亿美元?连俄罗斯国债利息的零头都不够,扎哈罗娃这句“不如拿去还债”的反击,直接戳穿了美国的虚伪。
说到底,美国这套“买岛盯梢”的戏码,就像拿着玩具枪吓唬人——看着唬人,实则外强中干。中俄用能源合作和军事协作筑起的防线,可比阿拉斯加的冻土实在多了。当世界格局从“一家独大”转向“多极共治”,任何试图用霸权思维解决问题的行为,终将被时代抛弃。
最后问一句:你觉得特朗普这波操作是真想买岛,还是单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军事国际AI创作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