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颜论进行时#
烟花冷 生态痛 品牌殇——喜马拉雅烟花事件背后的时尚悖论
海拔5500米。
极致高度。
极致脆弱。
2025年9月19日。
一场名为《升龙》的烟花秀。
在喜马拉雅山脉江孜热龙地区的山脊绽放。
蓝烟紫烟。
3000米彩龙。
沿着雪山融水的小溪奔去。
转瞬即逝的绚丽。
留下长久的争议。
◆ 所谓环保承诺 ◆
主办方说。
他们用的可是生物可降解材料。
国际奥委会验证过。
他们说燃放等级是最低的V级。
噪音光污染都很低。
他们还用了盐砖引导鼠兔离开。
承诺燃放后立即清理残留物。
翻土修复植被。
听起来很完美不是吗?
但专家们摇头了。
狠狠的摇头。
青藏高原低温少雨。
生物活性极低。
降解?速度慢如冰川移动。
那些彩色粉末。
可能几年后还在那里。
加重生态负担。
植物学博士顾垒说。
这是极具侵入性的行为。
更痛心的是。
那层草毡。
高山草甸的生命之源。
只有10厘米厚。
薄如蝉翼。
珍稀如金。
下面就是贫瘠的母质层。
一旦破坏。
植被恢复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翻土修复?专家冷笑。
在平原或许可行。
在这里只会把污染物埋入更深的土壤。
造成二次伤害。
◆ 时尚的品牌悖论 ◆
始祖鸟。
高端户外装备的代表。
一直倡导人与自然的深层连接。
他们的目标人群。
户外爱好者。
专业玩家。
高净值消费者。
怀揣对自然的虔诚。
购买功能。
更认同价值观:敬畏自然、低调探索、尊重荒野。
而这一次。
烟花在高原上空绽放。
价值观遭受前所未有的质疑。
每经热评说得犀利。
始祖鸟的烟花。
成功“劝退”了真正的户外人。
真正热爱户外的人。
是对生态伦理最敏感的一群人。
他们登山徒步野外探险。
不是为了征服自然。
而是为了融入自然。
看到烟花在雪山上空绽放。
感受到的不是震撼。
是刺痛。
价值观被背叛的刺痛。
品牌营销可以追求创意。
但当创意与品牌核心价值相悖时。
就会造成严重的认知混乱。
户外品牌的真正受众。
并不需要一场烟花表演去证明自然的伟大。
他们更需要的是品牌在保护自然方面的坚守与真诚。
◆ 道歉与反思 ◆
舆论沸腾后。
日喀则市委市政府成立调查组。
赶赴现场核查。
始祖鸟道歉。
蔡国强道歉。
蔡国强说:“我们确实存在很多考虑不周之处”。
始祖鸟表示:“接受所有的批评和建议”。
将配合评估。
展开补救行动。
但伤害已经造成。
专家警告。
生态影响可能是不可逆的。
烟花燃放后的化学残留物。
即便肉眼不可见。
一旦渗入高寒草甸土壤或水源。
将对当地的土壤、植被、动物乃至饮用水造成长期且难以逆转的危害。
《我的阿勒泰》作者李娟愤怒发文。
痛批其“打着大地艺术的名义伤害大地”。
她直言。
真正的大地艺术应如麦田画、雪地雕塑般短暂而脆弱。
艺术家耗尽心血。
却不在大地上留下任何痕迹。
而这场烟花秀。
是傲慢的、贪婪的创作。
是对自然的亵渎。
◆ 何谓真正的时尚?◆
时尚不仅是外表。
是态度。
是责任。
是深度认同并践行一种价值观。
当品牌选择在生态极脆弱之地。
进行如此大规模的人类活动。
无论手续是否完备。
准备措施是否得当。
都是对雪域高原环境与自然美景的伤害。
是对人与自然相处规律的漠视。
是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破坏。
遵守法律法规是底线。
对生态环境和自然的敬畏是高线。
在世界屋脊。
保护生态环境的红线理应比底线站得更高。
守护好这里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
才是捍卫这片净土的更高准则。
新华社批评一针见血。
放错了地的“烟花秀”。
再美也是破坏!
真正的时尚。
是低调的探索。
是深度的尊重。
是长久的守护。
而非转瞬即逝的喧嚣。
烟花易冷。
山河难复。
时尚产业的环保之路。
真的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