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卡、不赶时间,年轻人爱上“城市漫步”:慢下来,才是和生活好好相处的开始
“周末别叫我去网红景点排队了,我只想在巷子里晃悠。”最近,这样的话语频繁出现在年轻人的交流中。社交媒体上,00后女孩小林的朋友圈满是“随手拍”:老城区墙根下晒太阳的老人、巷口开了20年的修鞋摊、爬满爬山虎的旧砖墙……这些看似普通的画面,配文都是“今日citywalk路线:从第三条街走到第七个路口” 。不难发现,“城市漫步”(citywalk)已然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
Citywalk和传统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大相径庭,也区别于气喘吁吁的健身,它更像是一场“无目的的游荡”。参与者穿上舒服的鞋,选一条未曾涉足的路,观察街边树木如何抽芽,倾听早餐铺老板与熟客唠家常,甚至会蹲在路边饶有兴致地看半小时猫咪嬉闹 。有人对此感到不解,觉得这不是在浪费时间吗?可年轻人却沉浸其中,乐此不疲。
在深圳拼搏的程序员阿凯,每周六都会雷打不动地“扫街”。他坦言:“平常敲代码敲得眼睛发疼,周末走在街头,看着路边花开花落,听着大妈们讨论菜市场哪家菜新鲜,感觉自己又重新鲜活起来了。”对他来说,citywalk并非虚度光阴,而是给自己“充电”的契机,在快节奏生活里按下“暂停键”,舒缓身心。
还有一些人在漫步过程中重新认识了自己所生活的城市。在北京胡同长大的95后小雨,小时候总嫌弃胡同又挤又旧,一心想逃离。直到去年开始尝试citywalk,她才惊觉:“原来巷子里藏着这么多被忽视的细节——门墩上的花纹暗藏讲究,墙面上的涂鸦是十年前学生留下的痕迹,就连路灯的款式都与旁边的老槐树相得益彰。”从那以后,她开始用手机记录这些细微之处,还意外成为小有名气的“胡同讲解员” 。
为何年轻人突然不再热衷于“打卡式旅游”,反而对“无目的漫步”情有独钟?或许是因为在这个快节奏时代,我们太久没有“慢慢来”了。打开手机,映入眼帘的皆是“3天玩转XX城”“高效自律时间表”,仿佛不把每分每秒填满,就是在浪费生命 。而citywalk反其道而行之,它不追求所谓的“收获”,不计算“性价比”,只让人全身心享受当下的微风、阳光以及那些偶然邂逅的小美好。
就像网友所说:“以前一门心思向往远方,如今才发现,身边的风景,只有放慢脚步,才能看清它的美。” 这个周末,不妨也尝试一下citywalk吧。选一条陌生的路,不带地图,不赶时间,与自己生活的城市来一场深度对话,重新发现它的魅力 。
漫步街头,阳光正好,邻人笑语漫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