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辽国猛将击杀高怀亮,致杨六郎杨继业败阵,杨七郎不惯其作风

发布日期:2025-09-02 11:27 点击次数:152

他是辽国一位勇猛的将军,曾斩杀了高怀亮。在杨六郎杨继业战败时,杨七郎并不喜欢他的行事风格。

“站住!”杨继业才在幽州拼杀出一条路,护送宋太宗和八贤王到达卢沟桥。

话说这可不只是真实的历史故事,而是《杨家将》中的一段演绎。实际上,卢沟桥是南宋时期才建造的,而杨家将的战斗地点,不可能是卢沟桥。

宋太宗和八贤王边走边说,正高兴着呢,突然一个大汉手持大砍刀挡在了他们面前。他大吼一声,就像平地打了个响雷。

宋太宗一听这话,吓得魂不附体,他身子一软,差点从马上摔下来。走在后面压阵的杨继业感到非常奇怪,他正要上前询问是怎么回事,前锋呼延赞策马跑了回来,说:“不好了,元帅。”

“别慌,有什么好怕的?”杨继业大声说道。

“元帅,实在没办法不紧张,那个砍了高怀亮的辽国猛将乌铁头挡在前面了!”尽管被元帅训斥,呼延赞还是心有余悸。

杨无敌杨继业向来不惧敌将,他轻蔑地瞥了呼延赞一眼,随即策马冲上前去应战。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尽管杨继业使出了浑身解数,与对方激战了数十回合,仍然未能压制住乌铁头,反而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乱了阵脚。

这时,从金色沙滩上冲出的杨六郎也赶到了,他大声喊道:“小子,不得无礼,接我杨六爷一枪。”说罢,手持一支金色枪尖的长枪扑了上来。

杨继业见情况不妙,便退到了一旁。

杨六郎和对手势均力敌,两个人打了一百多回合,还是谁也赢不了谁。打着打着,杨六郎心里有点着急,出手变得不太利落了。

乌铁头眼疾手快,瞅准了这个一闪即逝的空档,猛地挥起刀,使出浑身力气朝对方薄弱处刺去。六郎猛然惊呼一声“不好”,可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对方的刀已经朝着他的胸口砍了过来。万幸的是,这一刀正好砍在了他胸前的护心镜上,虽然有些疼,但性命无虞。即便如此,六郎还是吓得一身冷汗,赶紧策马逃走了。

看到这种情况,大家都是大吃一惊,太宗更是吓得浑身发抖,对八贤王说:“敌将这么厉害,这可怎么办?”

就在这时候,一个年轻人骑马过来,大声喊道:“盗贼,别闹了,七爷爷来了!”大家看到杨七郎出现,都松了一口气。

杨七郎之所以这么厉害,那可真是有原因的。他武艺超群,曾经一人独闯四门,把幽州打得服服帖帖,辽军一提到他都吓得腿软。他是杨家将里的头号猛将,连杨六郎和杨老令公都比不上他的勇猛。

两个实力相当的对手开始了他们的对决。

在比赛开始前,我们要向大家介绍一下那位让杨继业父子输掉比赛的辽国将领乌铁头,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乌铁头出生在辽国的悉万丹部落,他是母亲怀胎八个月就出生的早产儿。不过,他刚出生时比一般小孩要壮实得多,接生婆看到都吃了一惊。她说自己接生了几十年,还没见过这么胖的婴儿。她用秤一称,结果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足足有十二斤重。因此,小时候乌铁头就有了个外号:“十二斤”。

在乌铁头出生之前,蒙古包前聚集了许多飞鸟,所以人们又给他起了个小名,叫“鸟生”。

话说起来,草原上的孩子要比城里孩子更加健壮,胆子也更大。这很容易理解,他们从小就要照顾羊群和马匹,听着狼的叫声长大,习惯了这样的生活环境,胆量自然也就培养起来了。

乌铁头皮肤泛着青色,让人不由得联想到《水浒传》里的青面兽杨志。不过,杨志生活在宋徽宗的时代,比这要晚几十年,所以他们并没有什么关系。

乌铁头的爸爸是个非常厉害的猎人,大家都认识他。不过,爸爸觉得自己的本事只够保护自己,要是想干出一番大事业,还不够格。因此,当乌铁头才七岁的时候,爸爸就送他和哥哥乌铁背去了很远的北方,去跟一位住在沙漠里的高手学习真正的本领。

这位名师脾气古怪,不太容易收徒弟。他对外宣称:只有石头开花了,他才会收徒弟。乌铁头当时只有七岁,但是脑子很好使。他和哥哥对视一眼,两个人同时拿石头砸向自己的脑袋。结果证明他们的头当时还不是很铁。随后,他们拿着带有血迹的石头说:“师傅,你看,石头开红花了。”

一见如故,已经这样了还说什么呢,当即收下兄弟俩。

乌铁背练的是锤法,乌铁头练的是刀法,两人都能把手里的武器用得非常熟练。过了五年,兄弟俩觉得自己的武艺已经很不错了,就打算跟师傅说再见:“师傅,我们学好了,可以走了吗?”

师傅叹了口气,说道:“你们的功夫啊,还得好好练呢。”

“师傅,学成是什么样子的?”兄弟俩一起问道。

师傅说:“我把眼睛闭上,如果你们能一起赢过我,就算学会了。”

两个听到后,心想这还用说,于是等师傅闭上眼睛后,两人合力向师傅出招。结果还没出三招,手中的武器就都掉了下来。兄弟俩一脸愧疚,再也不提离开的事了。

五年后,师父忽然告诉大家:“你们现在可以回家了。”

“师父,我们的技艺还没掌握好。”两兄弟说道。

“我已经没什么可以教你们的了,你们已经练得非常好了,你们是我一生中教出来的最好的徒弟。”师傅诚恳地说。

看样子师傅也没什么秘而不宣的绝活了,兄弟俩只得与师傅依依告别,回到了草原上。

时势出英雄,如今辽国最厉害的猛将,人称“金刀驸马”的韩昌,奉了天庆王的命令,前来游说六国、九沟、十八寨的英雄豪杰。

韩昌,字延寿,是经典评书《杨家将》里的主要人物。

韩昌在历史上确实存在,他原本是汉人。他的父亲是五代十国时期晋国的一位大将。晋国被灭后,韩昌跟着母亲被契丹人抓到辽国做了奴隶。按理说,韩昌和辽国人是有灭国之仇的。但到了韩昌这一代,他已经不再记得亡国的仇恨。他是个能打善战的将领,渐渐对辽国产生了归属感,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家乡,成了辽国一位难得的战将。

韩昌英气质非凡,胸怀大志,一心想要成就一番事业。为此,他拜入辽国名师门下,苦学十五载,文才武艺样样精通。后来,他还参加了辽国的科举考试,一举夺得了文武双科的第一名,被萧太后封为“扫南灭宋的元帅”。

他在初次登场时,就在幽州将宋太宗赵光义困住。这场战役历史上被称为“高梁河之战”,发生在979年七月。这是韩昌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在这场战斗中,韩昌作为守城将领,在危急时刻毫不慌张,亲自登上城墙指挥守军抵抗宋军15天。等到援军赶到后,内外联手,成功扭转了战局,在高梁河(大致位于现今北京外城附近)大败宋军,这就是著名的“高梁河之战”。

韩昌立下赫赫战功,朝廷封他为辽兴军节度使。

实际上,历史上这个人原本并不叫韩昌,而是叫韩德让,也有时候被称为韩德昌。根据《辽史.耶律隆运传》记载,在统和十九年,他被赐名为德昌。

韩昌的武艺非常厉害,在高粱河战役中打败了宋太宗。辽景宗因此亲自封韩德让为第一功臣,并称赞他是“论功第一,天子嘉之”。

当然,原型归原型,我们也不用直接对号入座。历史上确实有一位名叫韩的汉族将军,他在战场上非常勇猛,后来投奔了辽国,得到了重要的职务,曾经击败过宋太宗的军队,这其中包括了杨继业的部队。

在演义故事里,韩昌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不但武艺出众,能打能杀,还特别会说话,有侠义心肠。因为这些好品质,北国七十二路英雄都纷纷投奔他。就连像苏天龙、沙里红、沙里海这样的武林高手,也都加入了他的队伍,一起加入了征宋的大军。

乌铁头和乌铁背两兄弟练好了武功,正发愁没有地方施展,于是决定加入韩昌的队伍。

韩昌本来武艺高强,是个内行人。一看这兄弟俩有真本事,而且武功还在自己之上,就非常高兴,任命他们为高级将领。

从此,乌铁头就成了韩昌手下一员猛将,开始大展身手,立功为业。

在北京城,也就是以前的辽代南京,乌铁头兄弟首次出战就立下了功劳。宋朝的老将高怀德被乌铁背打下马并阵亡,而乌铁头则将高怀德的弟弟高怀亮从马上斩落。

看到父亲被杀,大儿子高君保气得眼睛瞪得像铜铃,他大吼一声:“小子,拿命来!”话音刚落,手里的亮银枪已经刺向乌铁头的心窝。两边围观的人齐声惊呼。

乌铁头看起来力大无穷,似乎完全不在意眼前的局势。他双臂只用了八成的力气,随手将手中的大刀轻轻往外一拨。只听“咣当”一声巨响,高君保的手臂猛地一震,手中的银枪差点脱手飞出去。

这一招虽然没有太大的伤害,但侮辱性极强,观战的辽兵纷纷发出嘘声。

高君保身经百战,哪里受过这种屈辱?他气得怒发冲冠,使出最拿手的雷霆连环枪。熟悉他的人知道,只要高君保用上雷霆连环枪,对手必定会血溅五步。

谁知乌铁头技艺高超,胆子也大,完全不当回事,再次轻松挥舞大刀,破解了高君保的连环枪法。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技巧。呼延赞看出对方占了上风,高君保处境危险。他顾不了那么多规矩,挺起枪冲了上去参战。

俗话说,单打独斗不如齐心协力,但乌铁头硬是让对方两个人打得非常吃力。

这时,杨继业老令公到了。

杨继业号称金刀无敌,他的大刀在大宋可是无人能出其右。乌铁头的大刀也让大辽的第一金刀韩昌佩服不已,两把刀相遇时,简直惊天地,泣鬼神,看得人眼花缭乱,惊讶不已。

杨老令公已经快六十岁了,在当时这年纪算是步入晚年。而乌铁头才二十出头,就像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精力旺盛。两人交手了二十多个回合后,虽然杨继业手中的金枪依然挥舞得很快,但力道明显减弱,不再那么有威胁了。

简单来说,他开始感到有些吃力了,毕竟老令公已经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将军了。

老令公一减速,乌铁头立刻察觉到机会,迅速反攻。老令公此时已是汗如雨下,呼吸急促。呼延赞和高君保见状,心中焦急,大喊一声“不好”,随即骑马冲上前,准备一起支援。

这时,不远处传来了“哒哒”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两匹快马像一阵风一样冲到了阵前。马上坐着的两位将领大声喊道:“六郎、七郎来了!”

幽州之战,杨家将遇到了挫折,七郎和八虎被敌人打得四散而逃。杨七郎带着六郎杀出重围。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两人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但俗话说“上阵父子兵”,看到父亲在桥头与辽将交锋,他们依旧精神抖擞,不顾一切地加入了战斗。

六郎和七郎的武艺不比对手差,但他们已经打了好几个小时,体力明显不足。更何况,宋军被困多日,没有粮食补充,体力更是大不如前。所以在六郎与敌人交手四十多回合后,渐渐感到力不从心,最终被敌人一击打在护心镜上。

“哥哥先歇,小弟来收拾这家伙!”杨七郎大喊一声,替下了哥哥。

乌铁头一抬头就感到心里发毛,因为他之前在幽州城和七郎交过手,那次没占到便宜。但现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乌铁头也只能硬着头皮迎战七郎。

没想到,当大刀和丈八蛇矛枪一碰上,乌铁头心里乐开了花。虽然七郎力气很大,让他差点握不住刀,但七郎在马背上却站不稳,身体竟然晃了几下。乌铁头心里美滋滋的,对手虽然武功了得,但现在显然已经力不从心。只要他抓住机会,就能把对手撂倒。打败了他,自己就能成为天下无敌的英雄了。

于是他打起精神,舞动金刀,风声呼呼,动作连贯,步步紧逼。而七郎的枪法则显得越来越乱,力度也逐渐减弱,边打边退,显然快要败下阵来。这让在一旁观战的宋兵有些着急,而呼延赞、六郎和老令公却稳坐不动,他们明白七郎还没有到绝境,他是在故意迷惑敌人,等待对方犯错。

果然,当乌铁头满怀斗志,纵马疾驰,企图以雷霆万钧之势一刀毙敌时,七郎则施展了杨家独有的绝技“回马枪”。

回马枪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可真要能做到就不容易了。

简单来说就是“快”字,速度快到能赶上出膛的子弹。你乌铁头又没有火云邪神的本事,那就是插翅难逃。

七郎使出全身力气反击,威力巨大,乌铁头也奋力迎击,两者相撞的冲击力惊人。只听一声闷响,众人还没回过神来,乌铁头已被击中,从马上摔了下来。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电话:
邮箱:
地址:
意昂体育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