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一则消息,有种恍然的感觉。越南那边,胡志明市的厂子又双叒叕因为一颗螺丝卡脖子。从中国来的五金零件,海上被台风晃了一下,整线直接歇菜。看着厂长阮文雄在生产线上来回踱步,感觉很魔幻。明明全套照抄“中国模式”,劳动力、港口、招商,纸上谈兵都没落下,结局依旧泪目。问题这么难吗?其实全球都试过。
一开始,美国政客一拍脑袋,要把产业链“搬家”,各种诱饵给到印度、越南。印度就像开外挂那样跑进电子厂圈,越南学得粉笔字都快写秃了,感觉马上就要上岗。可是现实没啥温情,做出来的只有羡慕。每次断供小零件,厂子就是瘫痪现场。不是管理不行,也不是工人太懒,是硬底子上去不了。
说到这又想起那句老话。中国工业为啥复制不出来,核心一环早就锁死——重工业。没人想过这个“发动机”的事都能被玩明白。不是谁想干就能立马见效。
以前,大佬们喝着红酒,逗趣说对中国没压力。GDP差距大,机床进口,连公交都是外国标。后来2008年美国爆经济危机,中国工厂突然接单救火。老一辈的国营厂机械师至今念念不忘,真没敢想那会能出头。能活着就不错,往高了想 “工业自主” 属于痴心妄想。
可那些苦日子不是白熬的。别人捂着门,巴黎统筹会,想卡就卡。那时候必须自己挖矿、自己打铁、自己拉油,大庆铁人王进喜一身泥沙,勒裤腰带啃窝头。机器必须造,化肥必须有,钢轨非自己不行。等到今天,全国能用的煤、钢、稀土、铝,几乎全线遥遥领先,发电量、产业链,层层推进,才有了成本优势。
外面人都觉得“便宜工人”是大杀器,笑话。真正厉害的是自家能出材料、能造设备、能拉货,所有化工重工,链条扎到脚底。不用每次都仰着头买进口,不用老被报关单追着跑。整个盘活,省下的钱能把别人吓翻。
看看越南。锣鼓喧天扎了那多厂,真遇上下雨天就干瞪眼。钢材没自己的,塑料全要进口,电子元件八成得从中国坳过来。工厂开起来容易,满世界能找到的便宜“零头”,但大头全在中国人拎着。造汽车,钢板没货;造手机,主板空白。所有高端制造都是“组装投机”,根子不在自家手里,供应不断真是天选打工仔,谁爱急谁急。
这几年欧美反应也越来越真实。往印度扔钱,结果水土不服;给越南喂资源,拿回去一看就是拆装大师。墨西哥曾是宠儿,整个产业布局死板,螺丝钉都靠外援。大家以为中国模式是拼图,一块一块抠出来给谁都能用,其实全靠几十年重工业打底。别说别人没法学,学了也像PPT模板,活用才难。
贸易战那阵华为被人坑惨了,却能端出“备胎”,芯片系统自己整。靠的啥?不是拍脑袋的自信,身后全是各行业的基础能耐。汽车、光伏,欧美加关税都不敢太用力,自己制造商首当其冲扯裤子。美国老板都觉得亏:拿过中国零件,真香;一断供,掉队。
更绝了,原本以为能替中国分担产能的越南老板,反手还是得往中国边上搬厂。他其实早想明白了,抄外壳学模式,学到最后全活只能交中国供应商来拍板。不组装玩不转,不进口没人练。中国工厂能自主,是把“发动机”全家福装兜里。轻工重工一个都不能落下。
其实西方一直盯着中国拼能力,将重工业与制造业理解成简单搬家。表面看是一线工人价格低,背后是真的材料链基础已经全流在血液里。谁有钢铁,谁有化工,有煤有电,谁能发大货,就是全球工业心脏。
别的国家想学,难度高不高?不看GDP,不看政策,看有没有沉下心干几十年家底的劲头。一扑到重工业,投资大,产出长,没点苦功坚持不住。中国当初就是靠着全社会勒紧裤腰带,把“没饭吃”的局给拼成“全球工厂”的底座。别说今天,就是放到未来,这种“基础扎牢”的法子不是谁说干就能干到一块的。
看现实,现在美国、欧洲边抬杠边补贴,自家经济能不能再过下个槛还两说。”“工业搬家”这局,越搬地方越难打通关。轻工业能速成,重工业像盖地基,慢点急不得。越南、印度这批追星人其实自己也看明白了,光玩表面活是条死路,想走远,没基础打底就会止步不前。
这才是真正的工业奇迹。一手苦干,一手创新,拼下的江山不是纸上谈兵就能写出来的。厂家、政策、民心捏在一起,才能岿然不动。换谁都没用,这局,中国“发动机”全都捏得死死的。只要继续稳步走下去,外头谁想造“另一个中国”,全都是纸上谈兵。
文章只想给大家一个冷静看的理由。苦出来的底气、咬出来的产业链,自成模式。想写明白,没有高深分析,没有玄学结论,只剩一句,基础够硬,才有底牌。路怎么选,大家心里应该有数吧。
本文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有表述不当或出现侵权内容,请及时反馈,小编会认真核查和处理。愿大家留言点赞关注,分享想法,小编一定努力码字,祝各位生活常乐事事顺遂。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